
10月29号那天,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阿勒萨尼公开说了句话,直接点出加沙近期的局势“让他们特别失望又沮丧”。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,之前哈马斯在“黄线”范围里袭击了以色列国防军,以色列转头就搞了场“强力袭击”报复,这么一闹,加沙这边至少104个巴勒斯坦人没了。
人道主义那摊子事也更糟了,巴以这事儿本来就拧巴,现在又添这么一出,想太平真不容易。 加沙冲突咋闹大的。 冲突的导火索其实挺明确,就是哈马斯在“黄线”里动的手,“黄线”不是随便画的线,是之前巴以签停火协议时定的,以色列军队撤出去后,这儿就成了缓冲区域,双方都答应不在这儿动武。
结果这次哈马斯直接破了规矩,以色列自然不肯干休,而且不光巴勒斯坦那边有伤亡,以色列也没完全避开,他们一名国防军预备役人员在哈马斯那次袭击里没了。 后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发了数据,加沙那104个死者里,有28个是孩子,15个是妇女,受伤的超过500人,好些医院因为没电,连手术都做不了。
很显然,这场报复袭击的力度比之前大多了,加沙老百姓的日子,这下更难熬了,卡塔尔首相说这话的时候,是在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开会。 本来那会是聊“中东和平进程新变量”的,结果加沙这事儿成了焦点,他不光表达了失望,还说了大实话,想让加沙重新停火,难事儿可不少。
毕竟卡塔尔一直帮着调解,现在局势搞成这样,他们之前的努力怕是要打折扣。 哈马斯的态度有点拧巴 本来哈马斯这边是有让步的,之前就说愿意退出加沙的行政管理层,把权力交给一个全是技术专家的独立委员会。
哈马斯政治局的哈立德马沙尔还特意提了,这个委员会得有法塔赫、哈马斯和第三方专家一起组成。 这可是哈马斯2007年掌控加沙以来,头一回这么大尺度让权,估计也是看着加沙经济快垮了,老百姓意见大,加上卡塔尔给的援助也调了些,才下的决定。
但转折来了,哈马斯再怎么让权,也不肯“解除武装”。 他们武装分支“卡桑旅”的发言人直接说,“卸了武装,就是丢了巴勒斯坦人的自卫权”,还说加沙现在还面临以色列扩张的威胁,武器是“最后保障”。
本来想,让了治理权,停火该顺点了,结果卡在武装这事儿上。 站在哈马斯角度,可能觉得没武器就没底气,但站在以色列和国际社会这边,你手里有枪,谁敢真信你能安分?这矛盾不解决,停火就是空谈,国际上对“解除武装”的说法也乱。
美国说可以分阶段来,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却要马上全卸,土耳其、伊朗又帮着哈马斯说话,说要尊重人家的自卫权。 如此看来,各方想法差这么多,想给哈马斯施压都没个统一劲儿,卡塔尔夹在中间调解,难度可想而知。
卡塔尔为啥能管这事儿 要说卡塔尔能在这事里说话管用,和哈马斯的关系是关键,哈马斯的最高领导层,比如伊斯梅尔哈尼亚,从2019年起就住在卡塔尔多哈,卡塔尔不光给他们提供办公的地儿。 每年还给不少援助,2023年就给了差不多3亿美元,主要用在加沙的民生上,不过卡塔尔也没越界,一直说“不干涉哈马斯内部的事”。
这种关系让卡塔尔比埃及、约旦这些国家更能直接摸到哈马斯的核心层,之前好几次巴以冲突,比如2021年5月、2023年11月,都是卡塔尔出面促成的停火。 他们的法子也实在,不先扯政治谈判,先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,慢慢拉近距离再谈别的,就连之前特朗普提的20点和平计划,也是卡塔尔谈了12轮,才让哈马斯松口愿意协商部分条款。
但卡塔尔也不是没麻烦,以色列和美国总怀疑他们“对哈马斯管得太松”,埃及那边看着卡塔尔主导调解,心里也有点不服气,协调步骤上总不同步。 更急的是,加沙人道主义危机越来越重,老百姓盼停火的心情越来越迫切,留给卡塔尔调解的时间可不多了。
停火这事儿难在哪 现在想让加沙停火,至少有三道坎,第一道就是以色列和哈马斯的诉求对不上,以色列要哈马斯先停火,再谈别的,哈马斯偏要把停火和解除武装分开说,不肯先松口。 第二道是国际社会的分歧,刚才也说了,各方对“解除武装”没个统一意见,没人能牵头给双方足够的压力。
第三道就是卡塔尔自己的难处,一边要哄着哈马斯,一边要跟以色列沟通,还得平衡埃及这些国家的情绪,哪边都不能得罪,不过也不是一点希望没有。 卡塔尔之前调解有经验,说不定会先搞个短期停火,比如一两周,再让人道主义援助进加沙,先把最急的事解决了,再慢慢谈武装的问题。
毕竟现在最惨的是加沙老百姓,先让他们喘口气,比啥都重要,毫无疑问,加沙这事儿要解决,光靠卡塔尔一人忙活不够。 哈马斯得放下点执念,以色列也得少点强硬,国际上更得拧成一股绳,别各说各的,和平这路肯定难走,但只要还有人在中间搭桥,就不算彻底没指望。
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